冠军教练呼吁打造三大球后备人才“蓄水池”

长沙11月28日电(记者王镜宇、周勉)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匡琦率领的山东队夺得女排项目冠军。这位曾经执教过U系列国字号队伍的冠军教练认为,三大球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发现后备人才,而在发现人才后还应完善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打造后备人才的“蓄水池”。  本次运动会的参赛年龄限制为18岁以下。在女排比赛中,山东队实力强大,拥有李晨瑄、郭湘玲等多名U系列国字号球员,最终以7连胜的战绩夺冠。  匡琦赛后表示,这支队伍的备战时间达到了40天,在集训期间平均每天训练10个小时以上,“夺冠是应当的”。在明年全运会相应年龄组的比赛中,山东队也会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大赛历练,队员们越来越成熟、阅历越来越丰富,这为未来冲击冠军打下了坚实基础。”  匡琦表示,三大球运动会每年都举办,为此各队都招纳了一批小年龄组的球员。但是,一线专业队的容量毕竟有限,因此大部分家长还是会让孩子先上大学。即便像李晨瑄、郭湘玲这样同年龄段的顶尖球员,也还只是在山东一线队试训,还没有正式进队。  “‘上面的’不走,‘下面的’就进不来,即便进来了也要坐冷板凳,不如先放出去到大学里。有些球员可能在大学里打得不错,只要注册在本省,需要的时候可以再回来打。”  匡琦认为,目前体教融合方面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体育系统的青年队运动员参加大学联赛还有一些限制。在他看来,对于在三大球运动会上涌现出的最优秀的一批年轻球员,应给予更好的保障,从而确保国家队有更稳定的人才库。  “这次运动会上涌现的好苗子不少,我们有没有可能每年选20个人,把她们集中在一所或者几所大学?这样有比赛任务的时候,他们可以集中训练,比赛结束后可以集中补课,在训练和文化学习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如果能解决家长和孩子的后顾之忧,这批潜质最好的孩子就可以安心为三大球国家队服务。”  在2023年和2024年,匡琦率领国字号队伍夺得了U21女排世锦赛、U20女排亚锦赛冠军,接触过很多有潜质的青少年球员。有些入选过U系列国家队的球员选择到国外上大学,比如出自北京101中学的李雪萌。匡琦认为,这样的苗子具备入选国家队的潜质,但大学里的训练时间和强度毕竟有限,对这些“撒出去”的球员,应有专门的人员去跟踪、保障她们的训练和成长,鼓励她们在假期时到欧洲高水平联赛历练,将来国家队需要时才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匡琦说,三大球运动会开了个好头,应该坚持办下去。在巴黎奥运会上,日本的6支三大球队伍全部入围。匡琦希望未来中国三大球项目也能朝着这个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