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两校上课!这个项目跨校联合培养 2024-11-28 生活 866℃ 0 “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启动仪式日前在京举行,标志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的跨校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航。 近年来,一些高校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之间强强合作,启动跨校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学生考入一个专业,可在两所大学上课。 什么是高校联合培养学士学位项目?它如何招生,又如何培养学生? 是什么—— 建设新文科、新工科背景下的强强联合 今年9月,“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迎来了首届学生。该项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共同发起,是两校关于数字金融拔尖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这是高校培养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一个缩影。 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提出,设置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 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利用高校双方的优势,开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工科+新工科”等多种形式的强强联合。学生可以在两所高校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就业竞争力。 合作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达到学位授予的标准。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联合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达到学籍所在学校的毕业要求,由学籍所在学校颁发毕业证书,联合学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单位在学士学位证书上予以注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联合培养的队伍中,202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率先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开设了“英语+法学”联培项目,旨在培养高端涉外法治人才。2022年,该校又新增三个联合培养专业,分别是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西班牙语 + 国际新闻传播”,与北京理工大学的“英语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与中央财经大学的 “英语 + 金融学”联培项目。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合培养项目招生。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均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招生。 怎么招—— 双方院校各自拟定招生计划、选科要求 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由双方院校分别拟定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高考选科要求等,各自负责具体招生,学生入校后再根据双方院校共同制定的方案开展培养。 中央财经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金融学+英语”联合培养项目采用大类招生,央财的招生专业为金融学,不限制考生的选考科目,入学后部分学生通过选拔进入金融学(北外英语专业联培)学习。2024年,央财新增的“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保险”“人工智能+税收” 联合培养项目则均采用单列高考招生计划(非大类招生)的方式招生,其中与北航联合培养的“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与北理工联合培养的“人工智能+保险”要求考生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与北理工联合培养的“人工智能+税收”不限制选考科目,给考生更多选择空间。 贸大和北邮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项目,贸大以“金融工程(大类招生)”专业招生,包含金融工程、金融科技两个专业,要求学生高考科目必选物理;北邮以“人工智能(大类招生)”招生,要求学生高考选考物理+化学。学生入学后,通过校内选拔进入项目班学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北京语言大学“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合培养项目2023年首次招生。考生可通过报考北语提前批次的阿拉伯语(涉外石油人才实验班)、石油大学(北京)普通本科批次的石油工程(阿语复合人才实验班)进入实验班学习。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共同开设的联合培养专业都在统招批次中招生,北外每个专业每年各招15人。 北京林业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德语”联培项目,北林大在木材科学与工程(德语复合人才实验班)专业招收15人,要求考生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北语在德语(涉外林业工程人才实验班)专业招收15人,考生选考科目不限。 2024年,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化工+法语”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北化在化工领域的核心优势与北语在小语种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法语联合学士学位)专业,培养一批适应全球科技发展需求、化工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处理法语相关国际事务的“化工+法语”复合型专业人才。该联合学位班由北化招生15人,注册北化学籍;北语招生15人,注册北语学籍。要求考生选考科目必选物理和化学。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联培项目,从2023年开始设立并招生,两所高校各从原专业选拔10人左右,实施跨校培养。 怎样培养—— 流动授课 两校上课 培养方案由双方高校共同制定,充分融合双方高校的优势资源、优势学科,采用两校教师流动授课、学生两校上课等方式,让培养结果“1+1>;2”。 贸大招办副主任顾新宇介绍,目前该校有三个联合培养项目招生,包括中国金融学院与北邮人工智能学院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项目,国际商学院与北邮计算机学院的“会计学+计算机”项目、国际商学院与北邮金融科技专业的“会计学+金融科技”项目,三个联合培养项目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其中会计学联培项目的学生大学四年均在贸大就读,金融科技联培项目的学生大三前往北邮就读一年。学生在本校就读时,两校教师流动授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培项目采取“1+1.5+0.5+1”“双校区+国际交流”培养模式,第1-2学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石油工程专业相关必修课程;第3-5学期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阿拉伯语专业必修课;第6学期赴阿联酋实习,近距离接触一流的国际油气合作公司;第7-8学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联合培养期间,学生可参与双方高校的各项科研及创新创业活动。 北外与中国政法大学“英语+法学”联培项目采用“1+1+1+1”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学籍所在学校学习,第二学年集中在北外学习,第三学年集中在政法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回学籍所在学校学习。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均可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北外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联培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联培项目,与中央财经大学“英语+金融学”联培项目,也均采用“1+1+1+1”培养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项目采用“1+1+2”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北理工学习,第二学年在中国农大学习,第三和第四学年返回北理工学习。对达到培养方案要求,且符合北理工学位授予标准的学生,由北理工颁发学士学位证书,中国农大在学士学位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中央财经大学与北外 “金融学+英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保险”和“人工智能+税收” 四个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均采用第一、四学年在本校学习,第二学年在对方院校学习,第三学年集中在央财学习的模式。对达到毕业要求,且符合学籍所在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的学生,由学籍所在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均标注联合培养项目字样,学位证书加盖两校学位委员会主席签名章和校章。 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的 “化工+法语”联合项目实行“1+2+0.5+0.5”和“跨校+国际交流”培养模式,学生分别在录取学校注册学籍。第一学年在北语住宿就读,第二、三学年在北化住宿就读,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自愿赴法语国家交流学习,第四学年春季学期在各自学籍所在学校住宿学习。 就业去向—— 考核合格可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 跨校联合培养项目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未来深造和就业上有不错的发展空间。比如,目前我国正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对外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建设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亟需培养一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素质过硬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中国政法大学与北外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学班应运而生。中国政法大学招办副主任于瑞辰介绍,政法大学本专业学生经考核合格的,均可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学生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顾新宇表示,联合培养项目从培养路径来看,两校选择最为优势的学科和专业,使全国顶尖的商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应用的实践场景,前景广阔;另一方面,项目未来会为企业输送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助力所属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金融科技部门急需基础扎实、思维融合的“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该项目的培养正符合企业的诉求,服务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西区综合服务楼竣工 下一篇 茶花股份股价大涨,陈氏家族高位套现引热议 相关推荐 齐如意穿婚纱拍戏时被男友求婚 甜蜜瞬间感动全场 天津女排闪耀国际赛场的启示 年终大考:多城土地供应翻倍增长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辟谣声明 警惕假冒诈骗活动 广告宣称“干细胞美容”:连卡佛被罚,电商平台仍有“擦边”商品 虚假宣传频现 躺在车轮下的可可西里野狼,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启动仪式日前在京举行,标志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的跨校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航。 近年来,一些高校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之间强强合作,启动跨校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学生考入一个专业,可在两所大学上课。 什么是高校联合培养学士学位项目?它如何招生,又如何培养学生? 是什么—— 建设新文科、新工科背景下的强强联合 今年9月,“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迎来了首届学生。该项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共同发起,是两校关于数字金融拔尖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这是高校培养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一个缩影。 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提出,设置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 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利用高校双方的优势,开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工科+新工科”等多种形式的强强联合。学生可以在两所高校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就业竞争力。 合作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达到学位授予的标准。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联合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达到学籍所在学校的毕业要求,由学籍所在学校颁发毕业证书,联合学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单位在学士学位证书上予以注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联合培养的队伍中,202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率先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开设了“英语+法学”联培项目,旨在培养高端涉外法治人才。2022年,该校又新增三个联合培养专业,分别是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西班牙语 + 国际新闻传播”,与北京理工大学的“英语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与中央财经大学的 “英语 + 金融学”联培项目。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合培养项目招生。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均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招生。 怎么招—— 双方院校各自拟定招生计划、选科要求 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由双方院校分别拟定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高考选科要求等,各自负责具体招生,学生入校后再根据双方院校共同制定的方案开展培养。 中央财经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金融学+英语”联合培养项目采用大类招生,央财的招生专业为金融学,不限制考生的选考科目,入学后部分学生通过选拔进入金融学(北外英语专业联培)学习。2024年,央财新增的“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保险”“人工智能+税收” 联合培养项目则均采用单列高考招生计划(非大类招生)的方式招生,其中与北航联合培养的“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与北理工联合培养的“人工智能+保险”要求考生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与北理工联合培养的“人工智能+税收”不限制选考科目,给考生更多选择空间。 贸大和北邮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项目,贸大以“金融工程(大类招生)”专业招生,包含金融工程、金融科技两个专业,要求学生高考科目必选物理;北邮以“人工智能(大类招生)”招生,要求学生高考选考物理+化学。学生入学后,通过校内选拔进入项目班学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北京语言大学“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合培养项目2023年首次招生。考生可通过报考北语提前批次的阿拉伯语(涉外石油人才实验班)、石油大学(北京)普通本科批次的石油工程(阿语复合人才实验班)进入实验班学习。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共同开设的联合培养专业都在统招批次中招生,北外每个专业每年各招15人。 北京林业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德语”联培项目,北林大在木材科学与工程(德语复合人才实验班)专业招收15人,要求考生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北语在德语(涉外林业工程人才实验班)专业招收15人,考生选考科目不限。 2024年,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化工+法语”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北化在化工领域的核心优势与北语在小语种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法语联合学士学位)专业,培养一批适应全球科技发展需求、化工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处理法语相关国际事务的“化工+法语”复合型专业人才。该联合学位班由北化招生15人,注册北化学籍;北语招生15人,注册北语学籍。要求考生选考科目必选物理和化学。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联培项目,从2023年开始设立并招生,两所高校各从原专业选拔10人左右,实施跨校培养。 怎样培养—— 流动授课 两校上课 培养方案由双方高校共同制定,充分融合双方高校的优势资源、优势学科,采用两校教师流动授课、学生两校上课等方式,让培养结果“1+1>;2”。 贸大招办副主任顾新宇介绍,目前该校有三个联合培养项目招生,包括中国金融学院与北邮人工智能学院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项目,国际商学院与北邮计算机学院的“会计学+计算机”项目、国际商学院与北邮金融科技专业的“会计学+金融科技”项目,三个联合培养项目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其中会计学联培项目的学生大学四年均在贸大就读,金融科技联培项目的学生大三前往北邮就读一年。学生在本校就读时,两校教师流动授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培项目采取“1+1.5+0.5+1”“双校区+国际交流”培养模式,第1-2学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石油工程专业相关必修课程;第3-5学期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阿拉伯语专业必修课;第6学期赴阿联酋实习,近距离接触一流的国际油气合作公司;第7-8学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联合培养期间,学生可参与双方高校的各项科研及创新创业活动。 北外与中国政法大学“英语+法学”联培项目采用“1+1+1+1”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学籍所在学校学习,第二学年集中在北外学习,第三学年集中在政法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回学籍所在学校学习。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均可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北外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联培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联培项目,与中央财经大学“英语+金融学”联培项目,也均采用“1+1+1+1”培养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项目采用“1+1+2”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北理工学习,第二学年在中国农大学习,第三和第四学年返回北理工学习。对达到培养方案要求,且符合北理工学位授予标准的学生,由北理工颁发学士学位证书,中国农大在学士学位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中央财经大学与北外 “金融学+英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保险”和“人工智能+税收” 四个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均采用第一、四学年在本校学习,第二学年在对方院校学习,第三学年集中在央财学习的模式。对达到毕业要求,且符合学籍所在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的学生,由学籍所在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均标注联合培养项目字样,学位证书加盖两校学位委员会主席签名章和校章。 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的 “化工+法语”联合项目实行“1+2+0.5+0.5”和“跨校+国际交流”培养模式,学生分别在录取学校注册学籍。第一学年在北语住宿就读,第二、三学年在北化住宿就读,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自愿赴法语国家交流学习,第四学年春季学期在各自学籍所在学校住宿学习。 就业去向—— 考核合格可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 跨校联合培养项目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未来深造和就业上有不错的发展空间。比如,目前我国正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对外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建设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亟需培养一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素质过硬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中国政法大学与北外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学班应运而生。中国政法大学招办副主任于瑞辰介绍,政法大学本专业学生经考核合格的,均可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学生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顾新宇表示,联合培养项目从培养路径来看,两校选择最为优势的学科和专业,使全国顶尖的商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应用的实践场景,前景广阔;另一方面,项目未来会为企业输送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助力所属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金融科技部门急需基础扎实、思维融合的“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该项目的培养正符合企业的诉求,服务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