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纯华院士:拔尖人才培养“等不得”也“急不得”,要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稳扎稳打 2024-10-19 生活 264℃ 0 10月12-13日,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嘉宾代表现场参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作题为《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 “在今天这样一个国际会议上,能够邀请全球的教育专家、教育从业者一起来讨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话题,能够让全世界来共同参与,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开放,而这种开放实际上就是围绕着我们如何能够‘破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时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能够驾驭、利用这种变局,我们便能胜出。“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教育就是一个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具有战略性,也具有政治性、人民性”。 专访中,严纯华还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正确理解“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和“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科学范式转变等话题表达了观点。 中国教育在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平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您如何理解“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和“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 严纯华:当下我们都在谈论人才。实际上,美国之所以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能够取代欧洲,统领世界的科技,跟人才是分不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典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知识分子、科学家都汇聚到了北美。当下,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每个国家都在竞争人才资源。中国有人口基数,但是人才的比例还不高,人才汇聚的能力还在形成当中,于是必须加速,因为人才支撑的是未来。 人才的自主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并不矛盾,全世界的人才都是稀贵的资源。在人才竞争中,光靠外部引才,是不可能胜出的。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得实,做得深,把面做得更广。因为只有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提高,才可能真正满足全国的发展需求,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人才自主培养的提升本身既有当下的能力,当下的条件,但更多的是当下的文化。现在大家都非常着急,这是一种迫切性,我觉得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共识。但人才培养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就像今天开始选种,首先你得有种子可选,然后要把种子种到地里,你首先要有地可种,然后这个地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微生物、营养,有一个多元的供给体系,还需要有光。“土壤”本身或“土地”本身也需要培养和培育。 随后,种子成长的过程,包括哪块地种什么东西,也是有讲究的。就以我最熟悉的甘肃为例,甘肃定西的马铃薯为什么长得那么好?跟其土壤的构造、营养以及气候海拔等本身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这些条件跟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些条件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此事急不得,但也等不得。人才培养有它的规律,规律是不可突破的,但是我们可以加速。 刚才说迫切性已然提到了最高点,现在需要先改变文化氛围,包括对知识分子,对创造者、创新者的尊重,对他们的供给和供养。让他们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以及组织上的信任;让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在一定的目标驱动下,还能有一些“信马由缰”,敢于尝试,并且还要容错。我们需要更多包容性,需要稳扎稳打。 中国教育在线:认识到人才重要性和急迫性的同时,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同时给予一定的制度支持。 严纯华:对,现在国家就是这么做的。 中国教育在线:拔尖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最稀缺的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您的报告主题也是围绕“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展开,对于如何培养拔尖人才,您有何建议? 严纯华:拔尖人才培养肯定不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类型。假如我们把鱼和猫放在一起,用爬树作为标准的话,鱼活都活不下去,而假如让他们游泳的话,猫又活不下去。当然这是一个粗浅的比喻。对于拔尖人才来说,每个人一定有他的专长,有的人逻辑思维强,有的人形象思维强,有的人语言能力强。 因此,在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需求下,首先要分析学生今后成长的适应面,再归纳出他所需要的知识。比如美国开展的整合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以问题为驱动,将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构、整合。对于我们的拔尖人才来说也是如此。第一,要分析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特长,第二,结合他的理想以及国家、行业的需求,从需求导向对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加以培养。 这就对我们的大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综合性的院校,可能就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把拔尖人才培养驱动的一些知识的重构,以及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创造来重新考虑。到现在为止,全世界没有一所大学,敢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一步,都在不断尝试。可以说,谁能够走在前面,那一定是一所好大学。未来的好大学,一定是具有不同特色的大学,绝不会“千校一面”。严纯华院士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 中国教育在线:有观点认为,今年的诺贝尔奖是人工智能的胜利,或者说今年的3个理科诺贝尔奖预示着科学的范式转变已经来临。对此您怎么看? 严纯华:我觉得诺贝尔奖其实是带给人们一些启发。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恰好都颁给了与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应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启发就是,在研究的范式上是不是有了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机器的学习,通过数据的整理,通过人工对算法的规范,以及人工对于伦理的限制,使得计算机能够把过去一些靠数据的推导和推理,靠事实的整理归纳总结,然后基于概率和统计分析,给出一个最大可能的路径。这一定将对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今后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十多年前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谁要是有一个能够算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就是先进。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谁要是有一个可以用basic来编程的小的计算机,就已经非常先进。到我们研究生的时候,已经能够用不同的软件和系统,通过不同的逻辑关系和不同的规则的编程让计算机响应,进行数据推演,并且进行总结。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一下子就加速了。我们过去是在“故纸堆”当中研究,谁能把古籍古典看得越多,记得越牢,用自己的系统来加以整理和总结得越深刻,那他一定是个大师或大家。而现在,大师们百年前的这些工作,可能机器就能做了。 对于我们学化学的人来说,化学合成设计,合成过程,合成过程的优化,下一代如果沿用我们这一代的研究思路,可能就没活了,可能会被取代。这就是人工智能对我们每一个人形成的冲击。这样的冲击躲是躲不过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去主动应变,去驾驭它。未来已来,先去理解,并且不断学习,千万人的尝试、实践,就能够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趋势。 上一篇 周志军同志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下一篇 中国教育学会与香港教育大学合作开展内地及港澳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研修交流 相关推荐 FF再获30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 推动FX战略发展 胖东来应该大胆做电商生意吗 打造线上胖东来 短剧游戏指数跌超5% 监管收紧引发市场波动 今年有效播剧的女演员 演技与角色共鸣 迪丽热巴雪景单人舞 红衣灵动贺思慕 这就是足球!巴萨球员纷纷倒地不起,马竞球员叠罗汉疯狂庆祝 索尔洛特绝杀引爆激情
10月12-13日,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嘉宾代表现场参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作题为《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 “在今天这样一个国际会议上,能够邀请全球的教育专家、教育从业者一起来讨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话题,能够让全世界来共同参与,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开放,而这种开放实际上就是围绕着我们如何能够‘破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时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能够驾驭、利用这种变局,我们便能胜出。“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教育就是一个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具有战略性,也具有政治性、人民性”。 专访中,严纯华还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正确理解“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和“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科学范式转变等话题表达了观点。 中国教育在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平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您如何理解“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和“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 严纯华:当下我们都在谈论人才。实际上,美国之所以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能够取代欧洲,统领世界的科技,跟人才是分不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典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知识分子、科学家都汇聚到了北美。当下,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每个国家都在竞争人才资源。中国有人口基数,但是人才的比例还不高,人才汇聚的能力还在形成当中,于是必须加速,因为人才支撑的是未来。 人才的自主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并不矛盾,全世界的人才都是稀贵的资源。在人才竞争中,光靠外部引才,是不可能胜出的。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得实,做得深,把面做得更广。因为只有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提高,才可能真正满足全国的发展需求,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人才自主培养的提升本身既有当下的能力,当下的条件,但更多的是当下的文化。现在大家都非常着急,这是一种迫切性,我觉得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共识。但人才培养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就像今天开始选种,首先你得有种子可选,然后要把种子种到地里,你首先要有地可种,然后这个地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微生物、营养,有一个多元的供给体系,还需要有光。“土壤”本身或“土地”本身也需要培养和培育。 随后,种子成长的过程,包括哪块地种什么东西,也是有讲究的。就以我最熟悉的甘肃为例,甘肃定西的马铃薯为什么长得那么好?跟其土壤的构造、营养以及气候海拔等本身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这些条件跟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些条件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此事急不得,但也等不得。人才培养有它的规律,规律是不可突破的,但是我们可以加速。 刚才说迫切性已然提到了最高点,现在需要先改变文化氛围,包括对知识分子,对创造者、创新者的尊重,对他们的供给和供养。让他们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以及组织上的信任;让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在一定的目标驱动下,还能有一些“信马由缰”,敢于尝试,并且还要容错。我们需要更多包容性,需要稳扎稳打。 中国教育在线:认识到人才重要性和急迫性的同时,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同时给予一定的制度支持。 严纯华:对,现在国家就是这么做的。 中国教育在线:拔尖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最稀缺的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您的报告主题也是围绕“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展开,对于如何培养拔尖人才,您有何建议? 严纯华:拔尖人才培养肯定不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类型。假如我们把鱼和猫放在一起,用爬树作为标准的话,鱼活都活不下去,而假如让他们游泳的话,猫又活不下去。当然这是一个粗浅的比喻。对于拔尖人才来说,每个人一定有他的专长,有的人逻辑思维强,有的人形象思维强,有的人语言能力强。 因此,在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需求下,首先要分析学生今后成长的适应面,再归纳出他所需要的知识。比如美国开展的整合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以问题为驱动,将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构、整合。对于我们的拔尖人才来说也是如此。第一,要分析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特长,第二,结合他的理想以及国家、行业的需求,从需求导向对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加以培养。 这就对我们的大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综合性的院校,可能就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把拔尖人才培养驱动的一些知识的重构,以及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创造来重新考虑。到现在为止,全世界没有一所大学,敢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一步,都在不断尝试。可以说,谁能够走在前面,那一定是一所好大学。未来的好大学,一定是具有不同特色的大学,绝不会“千校一面”。严纯华院士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 中国教育在线:有观点认为,今年的诺贝尔奖是人工智能的胜利,或者说今年的3个理科诺贝尔奖预示着科学的范式转变已经来临。对此您怎么看? 严纯华:我觉得诺贝尔奖其实是带给人们一些启发。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恰好都颁给了与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应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启发就是,在研究的范式上是不是有了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机器的学习,通过数据的整理,通过人工对算法的规范,以及人工对于伦理的限制,使得计算机能够把过去一些靠数据的推导和推理,靠事实的整理归纳总结,然后基于概率和统计分析,给出一个最大可能的路径。这一定将对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今后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十多年前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谁要是有一个能够算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就是先进。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谁要是有一个可以用basic来编程的小的计算机,就已经非常先进。到我们研究生的时候,已经能够用不同的软件和系统,通过不同的逻辑关系和不同的规则的编程让计算机响应,进行数据推演,并且进行总结。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一下子就加速了。我们过去是在“故纸堆”当中研究,谁能把古籍古典看得越多,记得越牢,用自己的系统来加以整理和总结得越深刻,那他一定是个大师或大家。而现在,大师们百年前的这些工作,可能机器就能做了。 对于我们学化学的人来说,化学合成设计,合成过程,合成过程的优化,下一代如果沿用我们这一代的研究思路,可能就没活了,可能会被取代。这就是人工智能对我们每一个人形成的冲击。这样的冲击躲是躲不过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去主动应变,去驾驭它。未来已来,先去理解,并且不断学习,千万人的尝试、实践,就能够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趋势。